Sunday, November 2, 2008

如何敬拜

2003年6月17日溫哥華祈禱會
信息:余光昭
筆錄:盧玉君

要為永生的食物勞力
  幫助人的機會多得很,所以更要緊記,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著糧食,而且我們要為永生的食物勞力。要早早飽得神的慈愛,好叫我們每天都歡呼喜樂。盼望我們能夠湧流愛和喜樂。我們不要做「搾汁機」,倒要「福杯滿溢」(詩廿三5)。
「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,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,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,因為人子是父神所印證的。」(約六27)
很多人都愛吃,有人說「民以食為天」。我們的身體確實需要食物,有時一天飽餐三頓還覺不足。若我們同樣渴求永生的食物,世界早已改變了。身體和心靈都需要食物。主曾用五餅二魚吃飽五千人,藉此表明自己是生命的糧,我們的心靈非常需要祂。若非每天吃生命的糧,享受主的供應,我們的心靈必會飢餓、枯乾。禁食幾天,身體通常不會出現甚麼問題,但心靈絕不可以「禁食」,應該大大張口,吃得越多越好。
「『因為神的糧,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。』他們說:『主阿,常將這糧賜給我們。』耶穌說:『我就是生命的糧,到我這裡來的,必定不餓,信我的,永遠不渴。』」(約六33-35)
生命的糧是從天上降下來的。信主那天,我們初嚐這生命的糧。就在那天,主賜生命給我們,我們的人生完全改變。然而,我們仍然需要每天吃祂所賜的糧,不單可「維持生命」,更得以成長和榮耀。惟有主才能飽足我們,使我們心靈榮耀、喜樂。
現在很多基督徒都有不同程度的「營養不良」,身體大快朵頤,心靈卻飢腸轆轆。我們即使在事奉中,心靈也可以有享受,但也需要休息,身體、心靈亦然。

神樂意使用人
  聖靈會藉著我們作工,祂使用人,並不是因為人有能力,而是因著祂美麗的心意。主到地上來,成為一個人,神也是藉著祂──這位榮耀的人子──作工(work through Him)。神藉門徒治病,藉彼得使死人復活,這絕不是他們有此能力,而是主使用他。主使用腓力拯救那個埃賽俄比亞的太監。很多事情,若不是神作工,必不能作成,但很寶貴,神要我們於最榮耀的事上有分,要我們與祂同工,使仇敵閉口無言。禱告蒙應允,並不是因為我們口才了得,而是因為神聽了我們的禱告,當然我們的「和議」也非常重要。在屬靈戰鬥中,魔鬼常常說神不好,而我們不但覺得神最好,還與祂同心同工,非常贊同神要作的事,甚至為神的心意禁食禱告,表達渴求和決心。
  神絕對能自己作成一切,但這樣祂得的榮耀並非最大,魔鬼會辯稱神沒有贊同者。神要打敗魔鬼實在非常容易,但祂要藉歷史,讓人看見祂偉大的愛,而且我們願意與神同心,就是因為祂愛我們。保羅說,基督的愛激勵他,使他甘願為主而活。親愛的,不要輕看自己,我們固然需要聖靈作工,但神也要使用我們祝福世人。
  雖然我們很微小,卻要相信神會使用我們。有些門徒本是漁夫,在人看來是無學問的小民,但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,他們就得著能力。請注意,是「聖靈的能力」「降臨在他們身上」;他們願意與聖靈同工,故此聖靈特別同在,在他們所到之處作工。主耶穌降生為人,是以人子的身分到各地去。
  聖靈已降臨,祂要藉我們祝福世人。真的不要輕看自己,我們可以說是神祝福的「發射站」。有活水的江河從那些因信享受聖靈的人之腹裡流出來(參約七38),就是從內心流出來,我們每個都可以湧流活水江河。我們是神在地上的「據點」,也是世上的光,因為神與我們同在,要藉著我們作工,也會改變我們。

我們的靈魂體很重要
  我們的靈魂體都很重要,不單要心靈與神和諧,魂與身體也需要一起配合。若病臥在床,就不能參加聚會;身體不在狀態,也會阻礙聖靈作工。故此,不要忽視情緒、魂、身體,全人在狀態很重要。心靈狀態當然最重要,每天都要得著主的供應;當大衛遇上很大的難處,他在晚上思想主,心靈就像飽足骨髓肥油 (詩六十三5-6),得著供應和享受。
  約翰福音第六章共71節,篇幅雖然很長,但實在非常重要。我們的心靈不能「絕食」,所以親近主很重要,因為在其中我們能享受和經歷主,得著心靈的糧食、主的供應,祝福多不勝數。 「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,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。」(太四4)這不是說我們有聖經在手就可以了,而是主會藉著祂的話語供應我們,向我們說恩言。

從讀經、默想、禱告、敬拜得著飽足
  主的話很重要。用心讀經,主必會教導我們。大衛說,若神不向他說話,他就像死人一樣。這是因為缺乏心靈的糧食。讀經後要默想,默想後要禱告。禱告不是單指祈求,這只是其中一部份;禱告包括我們敞開自己的心向主所說的一切話,有祈求、感謝、讚美、與主溝通,我們也會進入敬拜。
  每天讀聖經很重要,一生讀過的經節會「儲存」在我們裡面,讀的時候可能沒有甚麼亮光,但主或許在日後會開我們心眼,也會隨時教導我們。我們要「儲糧」,聖靈就隨時會「烹調」,例如祂會提醒我們該運用哪些經節幫助人,聖靈的寶劍鋒利非常。
我們不是每時每刻都在讀聖經,但若有時間,就可以隨時讀聖經。有些人常常帶著雜誌、小說,我們應該常常帶著聖經。

讀經 → 默想 → 禱告 → 敬拜
  我們讀經時,可能已經很深經歷神,因為主會開我們心眼,向我們說話,整個人就不同了。我們默想經節之時,可能更深被吸引和經歷神。禱告的時候,我們在回應主,感謝主,讚美主,這就會帶領我們進入敬拜。敬拜最是寶貴,當中深深經歷主,被主吸引,浸沉在主的同在和恩愛中。
重要是心被吸引,進入敬拜,不是為了得著多少,而是單單為著敬拜主。

拜一拜
  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,是我們的榜樣,我們要像他一樣,到神面前「拜一拜」。我們親近主時,最好預留一些時間敬拜。別以為用上所有時間讀聖經,或者用上所有時間讀經和默想就完結了(除非在默想中已深深進入敬拜),應該用一點時間敬拜,就算五至十分鐘也很好,按自己的需要,可長可短,有閑情地享受敬拜。
  參加擘餅聚會,也是一種敬拜,當中若聽到弟兄姊妹一些較深刻的禱告,也可以用來敬拜。別以為弟兄姊妹已經禱告過,就不可以用同一句話,要知道這是沒有「專利權」的;也不要以為跟著別人那樣禱告,好像不太好,不夠「個人化」。試想想,別人向你說早安,難道你要用另外一句從來沒有人說過的話回應嗎?有人說:「主阿,我愛!」難道我們說同一句話就不可以嗎?
  我幾乎每天都說彼得的禱告:「主阿,救我!」甚至一天說幾遍。雖然彼得的在二千年前說這句話,他也不知道我會把這句話說這麼多遍。我自己需要主救我,那管誰曾經這樣禱告過?
  禱告最重要是真誠。聖經所有的話,例如使徒的禱告,如果合用,都可以使用,而且非常有用,因為聖經把它們記載下來,一定能幫助我們,神也悅納那些禱告。當然有些話並不適合,例如約拿發怒,向神求死;又例如大衛說他的靈發昏,但我們現在很喜樂,就不會向神說:「神阿,我的靈發昏。」禱告要說出心底的話。
  每天敬拜主,有點像參加擘餅聚會,帶著這樣的心情到主面前,放下全世上一切,單單敬拜主。主擁抱我們、親我們,現在我們也該擁抱祂、親祂;主永遠覺得我們寶貴,我們也該表達祂是至寶,是我們的最愛。
  敬拜是親近主的一部分,心靈預備好上前親主一下,與祂擁抱,深深享受這甜蜜時光。一起敬拜主當然很好,但一個人也可敬拜主(不用怕沒有時間開聲禱告呢),做甚麼動作都可以,同樣十分寶貴。
  過去有些聖徒每天都好像在擘餅聚會的光景中,雖然沒有餅和杯,心卻在敬拜,這樣已經很好。若每天都有一些時間敬拜,整個人都會不同,而且會越來越容易進入敬拜。有些弟兄姊妹可能不知從何入手,但若說敬拜就像擘餅那樣,就完全明白過來。我敬拜時,幾句話已經可以幫助自己進入溫馨的境界裡。雖然是幾句話,但說出來後,就更深知道和進入這些真相,更被吸引,看見自己在主心中的寶貴。
  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敬拜主,但盼望大家在親近主中有一些時間敬拜。敬拜是神寶貴的,不單祂擁抱我們,我們也擁抱祂,是全宇宙中最美麗、甜蜜的。

默想的內容
  擘餅聚會中,我們一般會按次序默想主,從萬世以前開始默想。個人敬拜主也可以從亙古開始默想。我們每天都應該想到一件事:主從亙古已經戀慕我們。不要怕重複,我們的心靈需要不斷更新,活在這真相中。我們每天都重複地呼吸、喝水、吃飯,但總不會覺得重複就不用做。若這麼重要的真相都不重複思想,我們的心靈就會死沉。主的愛是無限的,聖靈會幫助我們,加深對祂的認識。我寫了很多詩歌,很多都是關於良人的愛。今天可能這方面特別幫助我們,明天可能另一方面特別吸引我們,每天都不同,這是新鮮的重複,因為主是無限的,且充滿感情。一對情人盼望多見面,絕不會覺得是重複。神是無限的,祂的友情、愛情、親情也是無限的,我們應該渴望「重複」見祂面。我們會回想過往的經歷,絕對不會覺得沉悶,反倒心覺滿足。傳福音能使我們滿足,但這滿足也是從敬拜的滿足中流出來,敬拜會流出其他滿足。
  每天該特別有一點時間敬拜,然後整天的生活裡,任何時候都可以敬拜,無論坐車、走路,我們都可以像亞伯拉罕一樣「拜一拜」。
  我們不需要新奇事物,默想天父的親情、祂的種在我們裡面……雖然簡單,但整個人的心靈會立刻不同。
  我們默想主,可以從萬世以前開始,想到神創造世界的時候,主多麼踴躍。我曾提及默想「宇宙七奇」:(1)主為我們成為人;(2)祂為我們釘十架;(3)祂復活;(4)祂升天;(5)聖靈降臨住在我們心中;(6)祂回來提接我們;(7)祂與我們一同降臨在橄欖山上、千年蜜月、新天新地。我們可以從頭開始默想,也可以默想主的名,這會大大幫助我們。主的名包括祂與我們的關係,例如牧者、朋友……也包括祂的品格,例如信實、公義、愛……也包括祂的屬性,例如全知、全智、全能……簡單來說,就是祂自己。瑪拉基書三章16節說,當有人思念神的名,他們是神特別寶貴的。那時以色列人普遍與神疏遠,很有外表,缺乏內涵。然而,有一群人很特別,他們思念、談論主的名,主很寶貴他們。
  每天從起床,各種「信息」不斷注入我們思想中,還有過往的錯誤觀念不斷侵襲我們,可能我們都沒有留意到。雖然我們談過聖經不少遍,但因為過往一直活在眼見的狀態裡,眼見別人怎樣對待我們,或者我們曾失敗,魔鬼控告我們……那些意念一直「聚積」在我們裡面,我們很容易會走回這些假象裡;我們每天遇到的事情,可能沒有一樣會告訴我們,我們是多麼寶貴。我們一定要提醒自己,我經常這樣提醒自己,也數不清每天有多少遍。
  我有時也不能默想太多,因為當想到主為我釘十架,已經覺得太寶貴。「祂是愛我,為我捨己。」(He loved me and gave Himself for me.)「祂」就是無限寶貴的主,祂愛我,為我捨己。我經歷這麼多,單單這一點,已經很深吸引我,而且祂真的愛「我」。我很喜歡「為我捨己」的英譯and gave Himself for me──祂將自己給我,而且是在十架上給我,實在太寶貴!這句話整天深深吸引著我。
這絕不複雜,正如保羅說他沒有高言大智,只知道主和祂釘十字架(參林前二1-2)。
「那時,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,耶和華側耳而聽,且有紀念冊在祂面前,記錄那敬畏耶和華、思念祂名的人。」(瑪三16)
「思念祂名」英譯esteem His name(尊重祂名),正因如此,我們才會思念祂的名,再加上聖靈帶領,我們可以有很多默想。我們真的要寶貴和思念祂的名,神會珍而重之。
  有時候,我們也可以從「宇宙七奇」的中段開始默想,例如一開始就想到主已經復活了,祂已升天,為我們活著,也與我們同活。這樣默想,並不是代表我們忽視主的降生或釘十架,因為這一切都有關連,並不公式化。只要能使我們心靈喜樂、飽足就可以,這就是吃生命的糧。
  我們要學習敬拜,在其中有享受。親近主、與主同行、敬拜是最重要的。

多見面
  神所要的是一個家。聖靈降臨,教會就出現;聖靈賜我們合而為一的心,我們也要彼此相近,彼此聯絡扶助,教會這樣才會增長,弟兄姊妹也滿享肥甘。以色列人從前要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守節。他們走在一起,「弟兄和睦同居」就是這樣產生,享受當中的美善和神的同在。我們實在應該多見面。歷代很多聖徒都比較孤單,但後來也逐步認識家的實質。主建造的是一個家,不是單獨的聖人,所以我們定要走在一起。

0 Comments:

blogger templates 3 columns | Make Money Online